常不輕菩薩 - 佛陀感人的本生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jw!nxqLYSSRHxuDeU3oUFn_p50-/article?mid=66
佛法是甚深的 但每個菩薩都可有獨特的方式來詮釋 來利生 甚或是獨善其身 常不輕菩薩就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久遠以前其中一世的利生故事
(白話簡摘) 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佛陀告訴得大勢菩薩 在過去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尊威音王佛滅度後 歷經了正法時期 再進入像法階段時 此時 有位菩薩比丘 稱"常不輕" 這位菩薩並不特別專研讀誦佛典 只做一件事 就是禮拜讚歎 他無論見到誰 無論距離多遠 他都很謙恭的向所遇到的人說 我不敢看輕您 因為你畢竟成佛 這位菩薩就在這樣的世界 做這樣的事 很多人都認為他是瘋了 自己又沒什麼修行 竟還敢像佛一樣為我授記 說我一定會成佛 很多人就十分看不起他 但他並不為意 也不生氣 因為他心裏很清楚 他知道自己所在的世界 當時的人 都太著法相 太執著了 所以縱使有人看到他 要拿木棒打他或石頭丟他 他都會避開 但還是恭敬的告訴那些罵他打他的人 我不敢輕慢您們 因為您們終將畢竟成佛
也正因如此 所以當時 大家都稱他為"常不輕菩薩"
當常不輕菩薩命終時 他聽到虛空中竟然有聲音 而且清楚地將威音王佛所曾說過的法華經所有偈誦全部講說一次 他邊聽就邊記 完全記下並瞭解 在此同時也得到聽聞法華經能清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不可思議功德 即將臨終的他 也因而又活了很長的壽命 並廣為更多人講說法華經
那些他在世時 稱揚他功德的人 不但得到殊勝的功德 就連那些罵他打他輕視他的人 也在未來的無數生無數世中 繼續被常不輕菩薩所度化
當常不輕菩薩成佛(釋迦牟尼佛)時 在講說法華經處聽聞的人眾中 就有當時罵他的那群人 也在會中聽聞 並且其中很多都已成就甚深菩薩的果位
可見妙法蓮華經的功德不可思議
常不輕菩薩之所以會見到人就說 我不敢輕視您 因為您畢竟成佛 這正是法華經的精髓之一 "一切眾生畢竟成佛" 常不輕菩薩所在的當時 因為處於像法階段的人 已開始喜歡討論 而少實修佛法 所以他以實際的行動來履踐佛法 他也只做一件事 對的事持續的做 不但是世間法的成功之道 也是菩薩道的成功之道 他因為心裏的清楚 所以無論別人怎麼看待他 他也無畏 對於諂罵惡行也無所謂
現在 我們雖然處在更差的末法世代(正法 像法 再來就是末法階段) 但更壞的世代 將更顯菩薩的不可思議 好好的推廣宣講妙法蓮華經 將為您 也為聽聞的的人 種下畢竟成佛之音
敬請大家一起作當代的
常不輕菩薩
典型雖在夙昔 但大丈夫應為者 我亦當為 善哉
讓我們見面互道"阿彌陀佛"時 再加上一句 "畢竟成佛" 大聲的講出
阿彌陀佛! 畢竟成佛!
(原文)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法華經者,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淨。得大勢,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離衰,國名大成。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法,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得大勢,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
「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
「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淨。得是六根清淨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於時增上慢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為作不輕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說辯力、大善寂力,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是菩薩復化千萬億眾,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於此諸佛法中、受持讀誦,為諸四眾說此經典故,得是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於四眾中說法,心無所畏。」
「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恭敬、尊重、讚歎、種諸善根,於後復值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得大勢,於意云何,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先佛所、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說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勢,於汝意云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過去有佛, 號威音王, 神智無量, 將導一切,天人龍神、 所共供養。 是佛滅後, 法欲盡時,有一菩薩、 名常不輕。 時諸四眾、 計著於法。不輕菩薩、 往到其所, 而語之言, 我不輕汝,汝等行道, 皆當作佛。 諸人聞已, 輕毀罵詈,不輕菩薩, 能忍受之。 其罪畢已, 臨命終時,得聞此經, 六根清淨, 神通力故, 增益壽命,復為諸人, 廣說是經。 諸著法眾, 皆蒙菩薩,教化成就、 令住佛道。 不輕命終, 值無數佛,說是經故, 得無量福, 漸具功德, 疾成佛道。彼時不輕, 則我身是。 時四部眾、 著法之者,聞不輕言、 汝當作佛, 以是因緣, 值無數佛。此會菩薩、 五百之眾, 並及四部, 清信士女,今於我前, 聽法者是。 我於前世, 勸是諸人,聽受斯經, 第一之法。 開示教人, 令住涅槃,世世受持, 如是經典。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時乃得聞, 是法華經。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諸佛世尊、 時說是經。 是故行者、 於佛滅後,聞如是經, 勿生疑惑。 應當一心、 廣說此經,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